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教養分享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教養分享


尋找北極星-不競於2009.12.11

  • 發佈日期:2011-03-28
  • 照片說明文字
    「如果你在晴朗的夜裡,經常觀察星星的位置,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星星好像都會移動位置。只有一顆星星,不管冬夏,每夜都差不多在同一個地方,這顆星就是北極星。

    原來,別的星星看起來像是在動,是由於地球自轉的關係,北極星的位置所以不動,是因為地球的軸正對著它,它差不多是正正的高懸在北極的上空。

    許多星都比北極星的光度亮,可是北極星卻最為人所熟知,在沒有指南針的時期,北半球旅行的人們,只有靠北極星指引方向。北極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它發出的光要五百年的時間才到達地球。」─《中華兒童百科全書》

    在我仰望滿天星斗時,對北極星時常存有許多想像與嚮往。我心目中的它,指引方向又穩如泰山,雖然它遙不可及。今夜,在臺東杉原海邊漆黑而靜謐的夜裡,我尋找星空裡永恆的北極星。

    上星期聽了PCP的課程,收穫頗豐。主講人是臺南縣德蘭啟智中心楊美華主任,在結論時她說:「新的作法要有新的想法,最難的不是學習新的作法,而是要如何建立新的想法。」PCP(Person-centered planning)「以個人為中心的支持性服務」,正是一個新的想法,是為了增進身心障礙者權能,讓他們主導自己生活的方向和需求,而不是在於服務系統是否能提供服務給他們。最終目的是要促成身心障礙者進一步的融合,並成為社區與社會中受重視的一份子。

    PCP的核心價值是:每個人都有表達其喜好與做決定的優點與能力。在計畫過程特別將獨立自主、創造社區連結及實踐個人夢想等因素推展到極限。PCP的PATH策略為:1.先把北極星定位好,2.啟發既正向又有可能的未來,3.描述現狀,4.邀請參與,5.決定要更堅強,6.找出幾個大膽的執行步驟,7.建構下個月的工作,8.同意進入接下來的步驟。

    聽了PCP的介紹後,當頭棒喝的是:我對自己的孩子做了什麼?我傾聽他的心聲了嗎?我了解他的夢想嗎?我支持他實現夢想嗎?更嚴重的是,我反思自己的人生,我也該聽聽自己的心聲,想想自己的夢想。

    有夢想,有未來,有努力的方向,有步驟的前進──對一般人應該是如此期待的。但,為何身心障礙者就沒有夢想呢?他也是人,該賦予所有人類的權利──夢想的權利。父母或服務人員總以為他的人生就是如此受限,無法開展,只要給他一些我們認為該給的服務就夠了。忘了該喚起那沉睡的自覺,也忘了該彼此分享生命。

    這些我們眼中有障礙的孩子在想什麼?我時常好奇。他們就像滿天星斗中的一顆星,他們也有亮度,他們也會發光。給他機會,而不是命運。

    北極星並不遙遠,它在正前方,等待尋找的地球人。只要找到它,就有方向。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