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教養分享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教養分享


走過來時路~ 第 三 則~ 親子關係篇

  • 發佈日期:2011-10-20
  • 照片說明文字 走過來時路~ 第 三 則~ 親子關係篇

    雁媽

    家長會議散會了,家長們一路交談步回兒心教室。一開門,好些個孩子飛撲向前對著自己媽媽要這要那(不可能有感人的久別重逢戲碼出現的!),入院不久的孩子則是在哭得淅瀝嘩啦後,或向媽媽跳腳抗議、或是化身為甜蜜天使。但小雁表現的卻是:原先還好好的、轉頭看見人群中的我卻開始搥胸頓足、嚎啕大哭!

    我以為他在抗議媽媽的棄他而去忙不迭安慰他,有些傷感他「在事過境遷才有反應」的駑鈍,更懊惱他總不願讓我有一點點平靜的時間與空間,更是怨嘆他真的是樣樣不如別人的孩子!

    我越是心急的要他守規矩、要安靜,小雁越發大哭又大鬧;治療師面色凝重地告訴我:「家長開會(分離訓練)的這一段時間,小雁可是玩得十分忘情且盡興,直到媽媽出現了才開始哭的!」,我十分訝異──我從未見過小雁開心玩耍的模樣呀?「媽媽!小雁認為妳給他的負面聯想多於親情的溫暖喲!」、「妳們的關係很疏離喔!」…….,我付出那麼多的心血怎變成這樣?止不住的挫敗感,我淚流滿襟!

    隔日,治療師轉告宋醫師給我的醫療指示:自即刻起不用再帶小雁參加所有治療課程,每天抵達兒心後我就只要帶他外出閒逛、買零食滿足他、回家也不對他做任何要求…….。當天我帶著小雁在新公園的魚池邊哀切痛哭,我以為:「連醫生也認為小雁沒有矯治的希望了!」、「所有人都放棄我們了!」、「為什麼我這般努力命運卻這麼輕賤我們?」,回家後,對充滿期待的爸爸我不忍據實相告,胡謅一堆小雁上課很乖巧、有進步的謊言,內心卻猶如刀割!

    一開始,心事重重的我茫然地帶著小雁在醫院附近晃著,包包裡滿是糖果餅乾;我們數遍新公園的花朵和錦鯉、逛百貨公司及博物館、吃遍各速食店套餐、到遊樂場玩電動,每天猶需回醫院報告當日行程,心中難免恐慌憂慮。但能夠撇下和別的孩子互相比較的這層壓力,我的心境感覺比較自在,也才可以接受小雁的底限。對沒有回應的小雁我會邊玩邊自問自答,把他當成是正常的孩子似哼唱童謠、編演精簡的童話故事、自創各種手藝口技取悅他。漸漸的除了小雁每天開心地享受著此種形式的「人生」,我自己也喜歡這種沒有負擔的相處模式;也是自此時起我開始以肯定欣賞的眼光取代「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對他!

    如是過了一兩月有餘,也是週一的家長座談會;議題正熾之際驀然門被打開了,治療師牽著哭得一臉淚泗縱橫的小雁出現了,驚訝萬狀的我腦裡只能想著:「治療師怎甘冒不諱打斷了宋醫師的會議?」。治療師彎腰向小雁輕輕的說:「你看,媽媽在這裡,等一下開完會就會回來找小雁的!」。小雁好似聴懂,只用指尖碰碰我伸出的手便乖乖的被牽著回去了!那一剎那,內心思緒洶湧、感動莫名的我含淚告訴與會醫師、所有家長:「我的孩子終於看見我了!他告訴我:他愛我、他需要我!此生我願竭盡所能引導他、陪伴他、包容他──我也愛他!」。

    在家長們的掌聲中宋醫師笑著做註解:「由於孩子的願求被滿足、困難被協助排解、意見被重視,方可能對父母產生信賴、倚賴、需要、乃至愛慕!和睦無間隙的親子關係,才能使孩子願意接受規範、才能使行為矯治目標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理性、尊重、互信、互諒、無條件包容、接受孩子生病的事實,是和睦的親子關係的基礎!」、「孩子的病是需要我們照顧一輩子的,和睦的親子互動可減少青少年期以降問題行為的被激化、被擴大!」。

    原來我對小雁的憂慮早表現在對他的過度要求中:我總拿他和別人比較,「比不上正常孩子,總不能也比不上別的自閉兒!」,看見別人學會了什麼總覺小雁也應該要會,不自覺對他嚴厲而堅決;有進步了我都覺得:「太慢了,你早該會的!」、「還有許多你必須加緊學習的!」。我吝於給予小雁肯定讚美,我的完美主義驅使我不斷挑剔他的表現,我將所有苦惱全堆在臉上、對他幾乎忘記給予笑容──這樣的媽媽多麼乏味、多麼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治療師在發現我們疏離的親子關係後和宋醫師精心規劃了這堂修補感情的課程;沒有事先告訴我係希望我「正視」孩子、自行琢磨出最適合我們相處的模式!

    宋醫師笑著說:「從妳的病歷日誌中,我們發現這段日子裡,小雁再未嘗亂發脾氣,妳比較能贏得他的認同,證明這個試驗的方向是對的!期許妳日後能善用這種『引餌釣魚』的技巧作為輔導孩子的策略!」

    多年了,我們引領小雁攀越一座座學習顛峰,陪伴他險渡一次次考驗;我定眼欣賞他、讚美他,鼓勵的話語、憐惜的眼神、溫暖的懷抱、慈藹的笑容隨時都為小雁準備著,我們是知己密友、是生命共同體!愛的路上,我們三人緊緊攜手同行!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